-
一座城市的物联网实践:从水位监测到防井盖丢失,物联网如何助力深圳灾害预防
2022-05-18 13:47:31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5月11日至13日,深圳连续三天出现全市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深圳市气象局、三防办、水务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全力迎战这场今年的“最强降雨”,期间未出现大面积的内涝和相关次生灾害。
在这次防汛工作的背后,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的灾害预警起到了关键作用。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从产业链来说,物联网产业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与应用层一个闭环。
作为科技创新之城,近年来深圳加快了运用现代科技的步伐,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科技应用到灾害预防的实践中。实时监控空气湿度和河流水位,漏电发生时自动分断,对可能发生的危害进行提前预警……从气象灾害预警到生产、生活安全的保障,物联网的相关技术的应用将被动“人防”变为主动“技防”。
对险情进行实时监控
位于沿海的深圳,每年的防汛压力都不小。在这次暴雨期间,深圳结合气象局的数据,利用技术手段实时对水位进行监测,防止内涝产生。
《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出,深圳要部署面向城市公共安全的感知终端。面向社会治安、消防安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推进可燃气体监测、电气线路监测、烟感探测、温度探测、噪音监测、倾斜振动监测、水压水浸监测、火灾报警、视频监控等感知终端部署。
从2020年开始,深圳市就率先在罗湖区开始推广“智慧水务”,其中就包含了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感知系统,该系统可以将排水设备与智慧云平台相连接,通过远程监控技术及时了解城市排水情况,通过水位阈值预警系统,提前预知水位。
“遥测终端可以实时采集水位、雨量、图片、视频等要素,并用于分析现场水位变化情况。”深圳宏电技术相关负责人介绍。
汛期的边坡安全隐患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21年以来,罗湖区率先运用全空间智能感知平台,创新“AI+物联网”“监测设计+专业示范”等方式对29处危害程度较高的边坡实施全面监测。福田区在5个危险边坡建设了自动化专业监测示范点,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方式实现24小时监测。当有人员闯入危险范围,视频监控可识别出来并发出报警,提醒涉险人员尽快撤离。
长期关注环保和水务的福田区政协委员陈哲表示,得益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以及智慧水务的推广,除了局部地区可能会因为管道堵塞或者开挖出现积水。在深圳,基本不再有“一下雨就看海”的现象。
针对汛期的应急管理,陈哲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在降雨来临前,水务、气象、应急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会商,提高信息研判的精确度。二是要按照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智能管控。三是做足灾前的应急准备,包括物资和人员等。四是加强巡查力度,尤其是以往出现过险情的易涝点。
不仅是一个传感器
公开资料显示,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技术包含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
暴雨期间,井盖丢失的问题常引起关注。这是因为,传统的以传感器为主的传统型井盖监测系统只能做到数据层面的感知报警,井盖发生报警或误报,值班人员在平台看到报警信息需要再通知巡检人员到现场确认,效率低下。
目前,深圳部分街道开始采用新型的智能井盖。据深圳市信息基础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5G+AI智能视频井盖监控系统通过建立遍布街道井盖管理的智能网络,实现对井盖状态的主动感知,实时监控,一旦井盖报警,现场立即联动监控球机,将监控画面立即调至报警井盖位置,对报警现场进行智能抓拍。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郑华兵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物联网产业链中,感知层只是第一层,活跃的物联网企业是提供整个技术解决方案而非单纯售卖一个传感器。
在一些特殊的场地,室内设备的智能改造,大量使用物联网的相关技术。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软件中心总裁赵绪广介绍道,以数据中心为例,当雨水漫灌进入室内超过用户设定的高度时,传感器会直接触发预警,在发出警报同时自动开启抽水机等排漏设备,现场无需专人值守。
在防止次生灾害方面,物联网技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雨水漫灌、城市出现内涝时,有可能引发电线杆漏电事故。”赵绪广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利用物联网技术研发的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能够有效防止漏电伤人,当仪器识别到漏电可能发生时,它可以在0.04秒内进行分断,其精度范围为0-2000毫安。
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
减灾救灾能力是检验现代化城市治理水平和安全系数的重要指标。科技赋能,让深圳的灾害预防工作更具“智慧”,科技强安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在暴雨中,深圳的智慧海绵管理系统也起到了作用。由腾讯云打造的数字底座,可以连接气象、水文、规划等部门的数据库,并通过腾讯云的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城市土地、建筑、水体等地上地下的基础设施数字化,建成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估数据模型,全面监测系统覆盖区域内的水质、径流控制情况。
对于事故的预防和处置,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并不仅仅限于自然灾害。郑华兵表示,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多,在涉及安全的公用设施上基本都有应用。许多技术的应用基础就是物联网,但是大众并不了解,这需要一个推广的过程。比如,物联网在涉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安全领域也有大量的应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防火。
“我们正在针对不同的行业场景推出消防与电气安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例如医院、银行、数据中心等。”赵绪广介绍道,在物联网技术的作用下,系统可以将消防安全设备与电气检测设备进行互联,一旦发生险情会立刻切断电源并报警。
针对电动车进入室内充电问题,深圳的物联网企业也提供了解决方案。一种是在电梯和楼宇入口安装传感器,当电动车或者锂电池入内将会进行报警。另一种是在楼宇内的电路系统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当识别到恶性负载的线路时对其进行预警或者分闸。
“与国外龙头企业生产的传感器相比,目前国内的产品在质量和精度上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也足够应付一般的应急管理和安全领域的场景。”郑华兵说,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提高,物联网技术将大量覆盖到居民家中的电气和消防安全设施中。
(原标题《一座城市的物联网实践:从水位监测到防井盖丢失,物联网如何助力深圳灾害预防》)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文章、图片等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做删除处理!